本劇描述一位年輕男子,因為長期失業,所以只能吃泡麵度日。有一天,他到經紀公司試鏡,後來拍了一個泡麵廣告,但卻受了一肚子氣,正當他感到非常生氣困惑時,經紀人──胡哥給了他一份工作──出氣筒先生,自此發生的一堆事件。
我看這齣戲真的很有共鳴。前幾天才看了《東西的故事》,文中提到「比起五O年代,現在的我們明明擁有更多的東西卻為什麼更不快樂呢?」與故事中出氣筒先生的經歷對比,就能有很深的感觸。
這個以「消費力」做為個人價值的時代中,好像沒什麼值得珍惜的,物質的汰換速度之快,連坐火箭都趕不及。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而然的追逐利益,只要事無關經濟發展的感情、事物,都可以犧牲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長期失業的小張,理所當然地接受胡哥的意見,成為了出氣筒先生。
在戲中,我看到了當一個長期失業的人,為了生存下去,能夠做出怎樣的犧牲。剛開始,小張因為這份工作能輕鬆賺取薪資,卻又不要求太多的專業,而感到高興,覺得這真是份好工作,但隨著時間流逝,他開始感到不開心,因為為了錢,即使昧著良心,他也必須做下去。幸運的是,經過幾番掙扎後,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,找回最真的自我。
看得出來,戲中所有人物,儘管表面上看起來令人稱羨,但內心都有一個結,一個無法釋放、解開的結,因此,他們無法走出心中的陰霾,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假裝自己過得很好。而誰又有小張的勇氣,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,放棄現有的一切,回歸到最純真的自己?
雖然「逃避」是人們遇到問題時,為了不讓自己受傷而採取的最原始的反應,可怕的不是選擇逃避,而是在過程中對這樣的行為感到麻木,卻也沒有面對的勇氣!我希望不論時光如何流轉,我都能保持最真實的自己,也有小張那種勇氣,能克服未來的一切。